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两航一创”人物专访

  • 宋小辉团队:为绿色制造赋能——功能材料及装备结构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宋小辉;吕勇;李聪;屈婧婧;刘坡;黄静 ;朱帅玲;

    随着学校建设广西区一流学科(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需求及机械工程硕士点发展的需要,学校于2023年初成立了“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调控”重点实验室,也初步形成了“功能材料及装备结构设计与优化”团队.团队主要围绕航空航天、特种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产业链技术延伸需求,实现工程材料轻质结构件、功能多孔件等的增材制造、结构仿真与性能调控,并实现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针对金属、陶瓷等材料,进行机理研究和微结构性能调控,开发制备满足特殊用途的工程材料;应用有限元技术,研究复杂曲率构件变形规律,成形出满足精度要求的高强钣金构件.在工程材料增材制造、绿色制造、开发与制备、成形与性能调控方面形成理论创新和应用集成.

    2025年01期 v.30;No.119 2-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特约专栏:复合材料研究前沿

  • K树脂/柳树韧皮纤维复合粉末材料流变性及热性能研究

    宋小辉;莫靖雯;关文芳;杨政炜;王明干;骆春磊;池松达;巫殷能;

    K树脂绿色环保、综合性能优异,但其疏水、耐热性差、熔融区缓平、熔点峰值不明显、熔融焓较低。柳树纤维为自然纤维,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可用于改性聚合物材料。故采用5wt%~30wt%含量的柳树纤维来改性K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脱胶后的柳树纤维及其与K树脂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发现脱胶去除了柳树内皮中的果胶、半纤维素和杂质,消除了团聚。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和熔体流动指数仪分别考察了K树脂/柳树纤维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流动性,发现柳树韧皮纤维WBF(Will Bast Fiber)的加入降低了K树脂的刚性、提高了其柔软性,降低了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熔点和结晶温度,并使K树脂具有较明显的熔融区和熔点峰值,这有利于在注塑、压缩及3D打印等成型过程中对于复合材料的温度控制。

    2025年01期 v.30;No.119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青年编委”专栏

  • 环扩张上的相对生成模和相对余生成模

    黄燕霞;郭述锋;

    在任意的环扩张上给出了相对生成模和相对余生成模的定义,并探讨了其基本性质,证明了相对生成模关于直和封闭,相对余生成模关于直积封闭,且两者均关于直和项封闭。同时,文章给出了相对生成子和相对余生成子的定义,获得了R-模类具有相对生成子和相对余生成子的一个充分条件。

    2025年01期 v.30;No.119 16-2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 环扩张上M-相对投射模和M-相对内射模的性质

    邹智勇;郭述锋;

    在任意的环扩张上给出了M-相对投射模和M-相对内射模的定义及其等价刻画,并探讨了它们的基本性质。特别证明了M-相对投射模关于直和及直和项封闭,M-相对内射模关于直积及直和项封闭;当M为相对内射模时,M-相对投射模关于相对扩张封闭;当M为相对投射模时,M-相对内射模关于相对扩张封闭。

    2025年01期 v.30;No.119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航空航天技术

  • 非电传民机单发停车对操稳特性适航符合性的影响

    周堃;袁忠大;刘超;杨振博;梁卫颖;

    结合典型双发翼吊非电传民机的液压及飞控系统设计特征,分析单发停车时液压流量下降对飞控系统,乃至CCAR25-R4 B分部25.143~25.207条符合性受到的影响。此类飞机主飞控作动器采用多个作动器并联的形式,单发停车会使其中的一套或多套作动器失效,使舵面偏转速率减慢,对航向纠偏能力、最小操纵速度等单发飞行参数构成影响,任一发停车对操纵特性构成的影响基本相当。对于襟缝翼等大负载用户,通常由专门的液压系统单独供压,此时应确定影响较大的发动机(关键发动机),关键发动机失效将使襟缝翼系统运动速率下降,对失速特性造成影响。

    2025年01期 v.30;No.119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 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阶段的制造符合性检查研究与探讨

    袁鹏;

    围绕适航规章和程序的要求,基于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中制造符合性检查的工作实践,识别并解读了制造符合性检查的规章要求,探讨了制造符合性检查的工作策划、流程要求、能力建设考虑,以及委任制造检查代表(DMIR)的建设培养,为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证(TC)申请人开展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5年01期 v.30;No.119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工程技术与应用

  • 一种新型的高速脉冲信号光传输系统

    唐轩;

    高速脉冲信号光传输系统主要用于相控阵雷达的通信上。针对相控阵雷达信号传输系统通道多,相位同步要求严格以及低失真等特点,设计了一个新型的高速脉冲信号光传输系统,满足了现场需求。此系统从光和电两个方面考虑,在光传输过程中,加入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减小光色散的影响,提高频率稳定性。在电传输过程中,加入相位控制模块,反馈控制各通道间的相位同步问题;加入偏置器模块,提高传输可靠性。最后利用Altera公司的可编程芯片,将电信号转为高速光信号进行传输。解决了以往的高速脉冲信号传输系统信号不稳定,抖动较大的问题。

    2025年01期 v.30;No.119 53-6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3K]
  • 基于广义熵的周期性低功耗通信冲突数据包丢失检测方法

    刘星;

    文章提出基于广义熵的周期性低功耗通信冲突数据包丢失检测方法,有效地描述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为数据包丢失检测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通过比较联合通信冲突概率与阈值的大小,判断周期性低功耗通信数据是否存在冲突;当检测到通信冲突时,从流表信息中提取与数据包丢失相关的关键特征,将其输入已训练的DNN模型中,实现周期性低功耗通信冲突数据包的丢失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低功耗通信场景中实现快速而准确的数据包丢失检测;当广义熵值为7时,检测效果最好;该方法能够提取与数据包丢失相关的目的IP地址、端口号和数据包大小等关键特征。

    2025年01期 v.30;No.119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 利用二重傅里叶级数对D类功放输出信号建模

    耿丽;王青;

    探讨了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重傅里叶级数(DFS)的建模方法。D类功放由高频载波发生器、比较器、功率开关管等组成,其输出PWM信号按采样方式、调制类型和载波边沿分为八种基本类型。基于二重傅里叶级数原理,文章对D类功放的输出PWM信号进行了严格的解析表达式推导,以NADS、NBDS、NADD、NBDD为例,给出了各自的解析表达式及频谱图。为了验证建模方法的准确性,文中采用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输出PWM信号中除包含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外,还可能包括各自的谐波与互调。通过改进调制方式或外接滤波器,可以有效降低D类功放的共模辐射,提高其电磁兼容性性能。其中,三级开关(BD)调制和双边沿调制在降低高频成分、消除部分次数的谐波与互调方面表现出更优的性能,该研究成果为D类功放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5年01期 v.30;No.119 7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4K]
  • 基于PXIe总线的多通道数据并行采集系统设计

    杨绍江;李智;王勇军;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卡在通道量、并行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实时响应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等问题,以Xilinx公司的XC7A100T FPGA芯片为核心处理器,设计了一种基于PXIe总线的多通道数据并行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电路、PXIe接口信号模块、FIFO存储模块和电源转换电路等。经测试,该系统实现了200 KS/s采样率和多通道并行采集数据等功能,能够通过PXIe总线将数据实时上传到上位机显示。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实现低成本PXIe采集卡的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30;No.119 86-95+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 V形和U形褶状空气过滤器过滤压降数值仿真研究

    王云华;黄小宇;齐灿;杨会;

    以洁净空调工程采用的FFU高效空气过滤器为研究对象,采用低Re数湍流模型耦合多孔介质模型,数值研究U形和V形褶状空气过滤器内部流场特征和过滤压降,分析过滤风速、褶高、褶数及过滤介质渗透率对过滤压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计算模型能准确预测褶状过滤器内部复杂流场和过滤压降,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可适用于褶状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压降估计;无论是U形褶或是V形褶过滤器,均存在一个最优褶数使过滤器压降最低,最优褶数与过滤器风量无关,仅取决于过滤器的结构参数(褶高、褶形状)和所采用的过滤介质渗透率。

    2025年01期 v.30;No.119 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 顺岸式自动化码头水平运输系统控制策略建模与仿真

    胡彪;周小勇;唐颖;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系统是集装箱码头生产物流系统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针对传统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系统自动化改造产生的无人智能集卡与人工驾驶集卡的混合交通冲突,设计了集中式与分布式两种控制策略下的自动化码头水平运输系统。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模拟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行场景并进行系统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集中式和分布式控制策略对码头整体性能、交通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同时,集中式控制策略具有系统级全局最优性以及在局部关键区域的优势,而且能够降低水平运输系统通信负荷,而分布式控制策略可以降低水平运输系统集卡控制中心的计算负荷。

    2025年01期 v.30;No.119 10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 基于OpenMV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研究

    蒙建兵;唐源;黄梓杰;龙杰;蒙晓冬;

    文章详细探讨了基于OpenMV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结合OpenMV模块的强大视觉处理能力,实现了高效且精确的目标检测与跟踪。并进一步通过舵机云台的精确控制,系统能够动态调整摄像头角度,实时追踪目标,确保目标始终保持在视野中心。此外,为了提升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还集成了LED补光电路应对光线不足的情况;声光提示电路,提供直观的反馈;OLED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系统状态和目标信息。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展现出高准确性、高稳定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为智能视觉系统、无人机导航、安防监控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宝贵的参考经验。

    2025年01期 v.30;No.119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 层状介质任意位置点源场快速计算

    吴延强;凌嘉宣;韦舒柳;梁丽君;

    文章推导了层状介质中点源在任意位置的电位和电场的通用表达式。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开发了一种优化的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并存储每个波数下与z轴无关的平面层系数,随后通过这些层系数与z轴相关的指数项相乘并累加,快速得到任意节点的电位和电场值。通过一系列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率,特别是在处理具有大量地层和节点的复杂模型时,优化算法的优势尤为突出。此外,文章还详细展示了层状介质中电位和电场在空间中分布特征。

    2025年01期 v.30;No.119 129-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铁路隧道开挖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马建平;

    铁路隧道为地下线状建筑结构,围岩情况复杂,盲目掘进易导致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阻碍施工进度。为解决该问题,研究超前地质预报(TSP)技术在铁路隧道开挖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将TSP技术应用在某铁路隧道开挖工程中,采集该隧道TSP现场数据并设置相关参数计算,利用软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完成处理的TSP数据计算岩体波速、泊松比、动弹性模量等参数,依据计算出的岩体纵波速度确定隧道围岩等级,依据预报成果解译原则对TSP预报成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反射波提取时的最大增益与损耗系数取值为18时,TSP预报效果最好。按照此应用方法,该技术具有较为准确的预报结果。

    2025年01期 v.30;No.119 140-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下穿铁路路基施工地表位移变形规律模拟分析

    潘琼;

    针对当前铁路施工工程分析中,地表位移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不符的问题,提出下穿铁路路基施工地表位移变形规律模拟分析。以天津天成街下穿铁路路基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计算软件,导入工程区土体性质力学参数;分析工程区土壤性质,选取模拟施工材料,构建施工环境三维模型。根据下穿地层深度和注浆压力参数值,确定下穿铁路路基施工工程塑性区范围并计算施工荷载;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地表位移形变量。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得到软土施工后沉降量达到-60 mm,而硬岩施工后沉降量基本为0 mm,与实际数据监测结果基本一致,模拟结果准确。可以对施工后的地表位移进行有效控制,提升施工环节的合理性。

    2025年01期 v.30;No.119 148-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基于MOGA的消防水泵恒压远程变论域模糊控制

    李平;

    消防水泵面临多种复杂工况,控制器参数动态变化,超调量冗余,整体控制效果不佳。对此,提出基于MOGA算法的消防水泵恒压远程变论域模糊控制。通过引入时间因素,采用微分方程对消防水泵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描述,并结合电机转速与输入频率之间的关系,对执行机构进行建模。设计消防水泵恒压远程变论域模糊控制器,通过动态调整模糊集合的论域来适应不同输入信号和外部环境变化。采用MOGA算法对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同时考虑控制精度、稳定性等多个性能指标,实现控制参数的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对水泵进行恒压远程控制时,超调量较低,具备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2025年01期 v.30;No.119 158-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5年卷首语

    本刊编辑部;

    <正>随着新年的曙光初现,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的2025年度卷首。在此,我们向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本刊发展的各位读者、作者及同仁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回顾2024年,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不断创新、稳步前行的一年。

    2025年01期 v.30;No.119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5年重点选题指南

    本刊编辑部;

    <正>《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创刊于1996年,由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主管主办,是以凸显航空航天学科特色,关注基础理论研究,聚焦技术应用创新成果,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为办刊宗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为双月刊,刊期及栏目设置为逢单期(1、3、5)刊发自然科学类来稿,逢双期(2、4、6)刊发人文哲社类来稿。

    2025年01期 v.30;No.11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青年编委专栏”主编寄语

    张烈平;

    <正>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青年学者正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学术领域中最耀眼的群体.为了更好地展现青年学者的风采,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我们成立了首届青年编委会,并成功召开了“期刊高质量发展暨首届青年编委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青年学者重要性的认识,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了进一步完善并延续这一良好势头,我们又特别策划了“青年编委专栏”,旨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专业、更加开放的展示平台,让他们能够在这里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学术心得,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2025年01期 v.30;No.11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人工智能+制造”专栏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的关键力量。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实践、前沿技术突破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搭建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正积极策划并拟在本刊2025年第5期,推出“人工智能 + 制造”专栏,面向广大作者征集优秀稿件。一、征稿范围本专栏聚焦于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交叉领域,涵盖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2025年01期 v.30;No.119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