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两航一创”人物专访

  • 上好“大思政课” 培育时代新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老师来了”大思政课建设团队访谈

    罗展鸿;刘雷;杨元妍 ;吉铠东 ;朱帅玲 ;黄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建设是持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生命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以及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投身强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24年04期 v.29;No.116 459-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一带一路”特色办学研究

  • 欧洲在地国际化对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启示——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胡乐容;蒋卓材;牛雪婧;

    参与跨国交流项目一直被视为提升国际化素养的传统途径之一,然而,由于语言、费用等条件限制,这种方式存在着“马太效应”,无法普及到大多数学生。全球新冠疫情的暴发更加阻碍了传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后疫情时代,全球化进程正在经历调整,呈现出复杂和多样的特点,这对于后疫情时代的跨境交流提出了挑战。基于此,本研究以欧洲在地国际化实践为基础,提出了欧洲在地国际化对广西地方本科院校的启示,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提高广西地方本科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2024年04期 v.29;No.116 463-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航空航天研究

  • CRITIC-G1组合赋权模型在飞行签派员岗位胜任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张序;罗凤娥;张鹏;张超;王安鼎;徐勇;

    飞行签派员是航空公司组织飞行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完善其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文章采用CRITIC法与G1法组合赋权的评价模型,在飞行签派员“八大胜任力”基础上建立涵盖飞行签派员岗位胜任力的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岗位胜任力评估模型。通过对样本飞行签派员岗位胜任力的验证,并结合航空公司运行实际,划分飞行签派员胜任力评价标准,提出航空公司飞行签派员评估与管理培训工作的建议,为改进飞行签派员岗位胜任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024年04期 v.29;No.116 469-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经济与管理研究

  • 广西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优化路径研究

    姚兰;黄丽;柯林林;

    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各个城市营商环境的改善对整个民营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广西处于东盟陆海相邻位置的民族地区,改善营商环境对实现民族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应进一步加强政府政务建设,完善法治体系建设,加大金融总量、构建优质营商人文环境,为释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

    2024年04期 v.29;No.116 47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 RCEP背景下东盟航空物流发展及对广西的启示

    张桥艳;张立国;

    航空物流是区域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全面实施背景下广西加强航空物流对促进区内经贸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国别分析,归纳出东盟航空物流发展的三大驱动因素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经济开放程度和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总结广西航空物流在RCEP新机遇下获得发展的同时,存在自身产业支撑不足和信息化服务水平不足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东盟航空物流发展对广西的启示,即加强面向东盟的出口贸易、加强区内产业支撑、提升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并组织RCEP协定专项培训,旨在促进广西航空物流发展。

    2024年04期 v.29;No.116 484-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 服务设计视角的奶茶店线下服务需求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卡旺卡”奶茶店的实证分析

    周超;朱旺;

    基于奶茶店经济泛滥化影响。文章旨在基于服务设计思维对“卡旺卡”奶茶店的服务流程进行分析从而探索服务创新机会。文章结合了观察法、用户访谈法构建了“卡旺卡”奶茶店的用户画像,并分析了奶茶店典型用户的服务旅程图及服务流程的改善机会。研究结果如下,奶茶店用户会基于不同的服务情境而产生不同的服务需求,并且“卡旺卡”奶茶店的服务创新可以基于在线营销信息创新、访问感知路径改善、店内服务拓展、等待时间管理的方向进行服务创新。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品牌感知路径的消费洞察、基于用户需求的店内服务创新、基于流程优化的用户时间管理、基于品牌服务维系的用户反思的服务改善策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向同类奶茶类经营公司提供客户服务创新策略的建议参考。

    2024年04期 v.29;No.116 49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 基于SLP和增强遗传算法的ZJ公司物流园区平面布局优化设计

    曾庆广;蒋小燕;

    本文以ZJ公司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系统布置规划(SLP)方法和增强遗传算法设计了高效实用的平面布局方案。通过全面分析现有布局、功能区和运作流程,发现潜在瓶颈并提出优化空间的策略。考虑物流量、作业流程和物料搬运等因素,初步设计了布局方案,并通过增强遗传算法进行多次迭代优化,最终得出了最优解。该方案不仅满足实际需求,还具有前瞻性和可扩展性,为园区物流运作和ZJ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基础。

    2024年04期 v.29;No.116 504-510+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 广西入境旅游流流质与游客密度空间错位研究

    高维全;王玉霞;

    科学评价入境旅游流的空间错位状况,能够为广西发展入境旅游提供参考。根据空间错位理论,采用重力模型、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收集整理2010-2021年指标数据,分析广西14个地市的入境旅游流流质与游客密度的空间错位状况及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广西入境旅游流流质与游客密度存在空间错位现象,流质的重心先向东北后向西南运动,游客密度的重心先向西南后向东北偏移;四种空间错位类型中,桂林保持强同步区类型,正错位区和负错位区先后各有5个城市出现,弱同步区城市数量有增加趋势,出现“贫困陷阱”现象;入境旅游流流质与游客密度的空间错位状态存在转移的概率,正错位区和负错位区的城市向弱同步区转移的概率增加,弱同步区的城市向空间错位区转移的概率相对较小。

    2024年04期 v.29;No.116 51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 北部湾城市群宣传片的内在建构与对外传播探析

    陈波;何德珍;

    城市宣传片在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着构建城市共同体的角色。以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其城市宣传片的内在建构与对外传播活动,发现城市宣传片主要是从性质定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三个维度实现对北部湾城市群的地域性景观建构。北部湾城市群宣传片中在对外传播中存在内容诉求点不突出、创作缺乏国际视野、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且缺乏协同共振等问题,可以通过以城市发展明确信息诉求点、引入国际化话语体系创新内容形态、构建灵动多元的数智化对外传播矩阵等方式提升其对外传播效能。

    2024年04期 v.29;No.116 52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桂林摩崖石刻传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探析

    刘清华;

    桂林摩崖石刻传拓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保存石刻历史资料的重要手段,是长久以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蕴含民族精神、审美情趣、智慧的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极易消失,保护与传承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以桂林摩崖石刻传拓技艺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目前在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不足,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对策和建议。

    2024年04期 v.29;No.116 528-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 倾听亲历者的声音:一个业余网球运动员群体的自我民族志

    张萍;王艺蓓;

    以人类学自我民族志的书写方式,以研究者和孩子的母亲(研究对象)“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身份,以笔者女儿为主线讲述了业余网球运动员这个群体成长经历的故事。文章发现父母的体育行为是孩子寻找趣缘和体育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以家庭投入业余俱乐部训练是其主要的培养模式。在这个场域内,各种权力缠绕交织,实现主体性的“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可谓是一部“苦难史”。尤其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更需要相关的社会行动部门去了解这个群体成长的经历,倾听亲历者的声音,并做出更为专业的判断与行动,才能使国家的政策,更为有效地实施和发展。

    2024年04期 v.29;No.116 534-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助力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乡土实践——基于灵川县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的田野考察

    刘洋;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广西大量传统村落的生存面临威胁,为此应寻求一条适合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道路。由于传统村落保护与生态博物馆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在传统村落基础上创建生态博物馆成为当前保护传统村落的一种重要保护手段。灵川县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依托的长岗岭村及其村内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较于广西其他民族生态博物馆而言,灵川县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的乡土实践具有典型性。分析该生态博物馆的经验和不足,思考其未来走向,对其他地方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以及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024年04期 v.29;No.116 540-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高等教育研究

  • 基于OBE理念的建环专业教育持续改进与实践

    于梅春;张登春;陈世强;

    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并践行了基于专业认证要求的OBE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改革。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设定与行业需要对接的教学目标,安排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授课紧密结合实践教学,通过开设典型课程实验,精心安排实习岗位,积极指导专业竞赛等,全方位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严格按照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需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坚持持续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024年04期 v.29;No.116 546-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网络传播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影响及治理

    庄玉玺;费显斯;刘雷;

    近年来,以“重评”历史、“还原”历史为旗帜的历史虚无主义,迅速在网络空间蔓延,借助网络空间交流便捷、传播迅速、受众面广等特点,肆意散播“否定历史”、诋毁英雄烈士等错误言论,冲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而由于其传播方式更具隐蔽性、传播话语更具诱导力、传播对象更具年轻化、传播内容更具情感化,给大学生群体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基于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应采取有效治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从而化解大学生群体受到的负面影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4年04期 v.29;No.116 554-558+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高校毕业生创业价值观现状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潘小玲;罗朝新;

    创业是实现高质量就业和自我价值的一种形式和途径。创业价值观在高校毕业生创业过程中影响创业动机、创业行为,是在创业目标、取向、手段、评价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准则。通过对桂林某高校851名毕业生的创业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属地、学业成绩、毕业生父亲教育程度、毕业生参与创业情况等不同群体的高校毕业生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创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价值观:基于高校毕业生较高的创业意愿,构建“四位一体”创业价值观教育协同机制;基于群体属性因材施教,多维度培育具有正确创业价值观的高校毕业生;基于高校毕业生创业价值观的多元化,开发精准创业分类数据库;基于高校毕业生创业价值观的不均衡性,建立客观的创业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体系。

    2024年04期 v.29;No.116 55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主题演进与刊文趋势分析

    李容;朱帅玲;黄静;

    以中国知网(“CNKI”)检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全部文献为数据来源,并对简讯、征稿启事、版权要约、贺信等非论文条目进行手工清洗,通过文献计量法,对论文的标题、作者、机构、基金项目、出版年和下载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情况、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等维度,对学报的发文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构建了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结果显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到2023年12月30日,共发表学术论文3 096篇,总下载次数611 926次、总被引次数8 645次、收录基金论文1 100篇。研究结果表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的科学性、学术性在不断增强,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在持续提升,为学校科研和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创新办刊思路、推进特色化办刊、提升办刊水平,对深入了解期刊学术贡献、推动学科交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4期 v.29;No.116 572-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要求、现实困境与优化进路

    刘伟;

    教学质量保障是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下位概念,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手段。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向、以先进理论为构建基础、符合外部评估标准、彰显自身办学特色。但是,囿于自身客观情况,新建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面临教学质量保障机构不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标准不全面、教学质量保障运行不高效、教学质量保障文化不成熟等困境。为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健全质量保障机构、制定完善的质量保障标准、形成质量保障流程的有效闭环、培育教学质量保障文化、提升教学质量数据治理水平。

    2024年04期 v.29;No.116 582-586+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广西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黄少波;王岩;李康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服务国家繁荣和民族兴盛的重要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通过选取广西15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效已逐步凸显,了解民族文化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方式和渠道更便捷、更多元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更多样化。同时,也面临着学生自身参与感不强、家庭教育参与较少的问题。促进广西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升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应从强化理论教育、聚焦实践活动、注重平台搭建方面着手,精心打造符合广西大学生特点的教育路径。

    2024年04期 v.29;No.116 587-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 虚拟现实技术赋能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创新研究

    李中焘;周元玲;

    在人工智能时代,虚拟现实技术正为地方高校的“第二课堂”注入新活力,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研究显示,这项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然而,地方高校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时,仍面临资源匮乏、学生参与度低以及内容单一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以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这些策略的实施,有望提升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强支撑。

    2024年04期 v.29;No.116 594-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系统思维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评价认识及模型构建

    胡泽民;钟洁;李刚;

    对高校课程思政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既能够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正确方向,也能够推进育人长效机制建设。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课程思政的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课程思政评价模型,对课程思政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通过对某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分析,提出相关管理和建设工作建议,为其他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024年04期 v.29;No.116 600-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 数智时代高校智能思政建设价值探寻及实践研究

    雷冬红;

    数智时代已经到来,由此催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智能思政。智能思政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样态和新机制,极大助推了高校智能思政的建设和发展,既是解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创新之困”的有效之策,也是践行数字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需。推进智能思政建设,需从思政教师智能素养、多模态学习分析、智能技术改进、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才能应对智能思政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挑战,实现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融合,推动高校思政实践新发展。

    2024年04期 v.29;No.116 608-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新思政观引领下广西高校实践育人机制构建对策研究

    陈国信;周美玲;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其中实践育人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新时代对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育人目标上,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育人内容上,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育人方式上,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文章从广西高校实际出发,提出当前广西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育人目标模糊、导向不明;育人方式单一,缺乏多元;育人内容陈旧,缺乏创新;学生参与度低,主动接受性差。因此,结合实践育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加强思想引领、整合实践育人资源、创新育人方式、完善育人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机制。

    2024年04期 v.29;No.116 614-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 大模型时代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贺莉萍;陈义玲;

    大模型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大学生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实现个人发展,对于高校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大模型技术的当前发展情况,分析了其对职业市场和技能需求的影响,并提出了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应采取的策略,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变化带来的职业挑战。

    2024年04期 v.29;No.116 620-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刊期变更及征稿启事

    <正>为进一步适应现代化期刊的发展要求,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学术研究时效性,增加载文量,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经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本刊自2024年1月起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刊期变更后办刊宗旨不变。刊期及栏目设置调整为逢单期(1、3、5)刊发自然科学类来稿,逢双期(2、4、6)刊发人文哲社类来稿。

    2024年04期 v.29;No.116 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 砥砺奋进新时代 扬帆起航正当时——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正>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宣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以及全校本、专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配备齐全,设党总支部书记、院长、副院长、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各1人。学院现设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形势与政策”7个教研室。共有教师4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含在读7人)。教师中有6人入选广西高校思政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科学家精神讲师团、“双进”活动讲师团、广西青年讲师团等理论宣讲团。

    2024年04期 v.29;No.116 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