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旷永青;张云;刘泳平;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主要力量,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关系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方向。要正确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特点,以及各种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不断改进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2006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李修清;罗国湘;
论文对几种提的较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进行了回顾与评价,对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现状及作者认为的较理想的课程模式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2006年01期 3-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胡明宝;王再新;张云;
高校学分制的推行,学生闲暇生活的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要确保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必须研究学分制给学生闲暇生活管理提出的新课题,明确大学闲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探寻学分制条件下大学闲暇教育与闲暇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2006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王斌武;沈敏;张栋梁;
基于数字化焊接技术应用的发展及其发展趋势带来了对变位机等焊接工装的自动化水平的更高要求,结合我校机器人实验室情况,利用其现有硬件的优势,提出了“基于DSP控制变位机工作系统的研发”的意义与目的及研发的基本思路等内容。
2006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李志远;黎慧;
TCP/IP(Transm 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至今最为成功的通信协议之一,其开放性的特点,成为了Internet的基础。深入理解TCP/IP协议的结构、基本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较为困难的。论文借助Sn iffer嗅探工具,通过分析计算机间通信的数据包,给出了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掌握TCP/IP协议的方法。
2006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 李兴富;陈胜权;陈锡华;
针对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目前高职高专办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论述了直接面向岗位的、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桩式基础、面式平台、体式基地”的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与运行模式。
2006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李强;
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需要实时检测与最佳点火提前角相应的曲轴转角。实际发动机如采用一个曲轴转角传感器,就必须采用数值预测方法。采用集相平均和时间平均法外推预测曲轴转角,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低速下采用时间平均法,高速下采用集相平均法,即可满足控制精度的要求,也可以减轻系统的实时性要求。采用线性计算方法足可以满足±0.5°曲轴转角精度的要求,同时计算简单,更适宜资源紧张的单片机采用。
2006年01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李晔;
普遍伦理的基础与可能性论证分为形式(逻辑)、事实、价值这样几个方面,这其中体现着普遍主义与历史主义、相对主义的论争。然而,更深入的探究可以揭示出,这种论争体现了科学与伦理学思想及其发展的关联性及内在统一性,在最根本处,表现着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这个现代伦理学发展的时代性问题。
2006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司文荣;曲继和;张秀玲;
论文提出利用M atlab中S imu link软件包对机构进行动态仿真,介绍了S imu link软件包的特点。并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使用联立约束法建立了数学模型,给出了S imu link中的动态仿真模型。运行结果分析表明,S imu link能够正确地对机构进行动态仿真。
2006年01期 24-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颜明西;
分析制冷压缩机产生液击的原因,提出了通过采取相关的方法与措施防止或减少压缩机产生液击的概率,提高压缩机的运行质量。
2006年01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林远艳;陈乐庚;
论文叙述了轮胎胎面缠绕成型的基本原理,针对一类具有大滞后及模型慢时变的轮胎胎面缠绕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预测控制方案,在胎面缠绕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自适应预测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该方案增强了系统的跟踪性及鲁棒性。
2006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毕明华;唐良宝;
论文结合从事风机盘管机组设计及空调工程设计的经验和需要,简要分析了风机盘管机组的结构原理和主要技术性能,提出了在空调工程中合理选用机组的方法,供有关人员交流参考。
2006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嵇建波;葛仁华;郑一周;
论文研究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通信系统中的盲信号分离问题,引入一种被称为独立分量(ICA)的统计方法来分析。由于ICA盲源分离不确定性,把ICA技术和RAKE、MMSE检测方法结合起来,提出RAKE-ICA、MMSE-ICA两种检测器。实验结果显示,其抑制远近效应和抗干扰能力相对RAKE、MMSE检测方法有显著提高,并且收敛速度非常快。
2006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孙山林;谢云峰;
Turbo码巧妙地将卷积码和随机交织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随机编码的思想。虽然Turbo码的性能非常优越,但由于它的译码运算量非常大,时延也大,利用维特比算法的改进算法(SOVA)可以大大改善译码性能。
2006年0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陈锡华;陈胜权;李晨晖;
文章对我校有线电视网络在数字电视时代的来临之后,选择以IP电视方式还是数字MMDS方式或其他更有利的方式来进行数字化改造以及并入桂林市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索。
2006年0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李精华;李云;孙智研;
论文对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调制解调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完成了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的COFDM调制解调器的系统方案。所有主要功能和算法均由软件编程实现,在不用改动硬件就可以进行算法的升级改进。
2006年01期 45-4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李海松;杨庚成;粟健;
航空无线电NDB导航台的作用距离大小是其能否为飞机提供导航的关键,若作用距离过小,则起不到导航的作用。论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NDB导航设备作用距离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NDB作用距离的方法。
2006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熊川;杨端;蒋志勇;
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全自动布线的说法,但如果从电路的布局和走线方式的合理性,从整板电气性能的角度却无法真正实现全自动布线。在此,作者浅谈怎样结合基本设计规则对复杂的PCB采取优化布线策略。
2006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 张文;吴娟;
PK I的核心是要解决信息网络空间中的信任问题,确定信息网络空间中各种经济、军事和管理行为主体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保护信息网络空间中各种主体的安全利益。文中从PK I技术的信任服务、PK I的标准、PK I的应用、PK I的发展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PK I的应用前景不仅限于网上的商业行为,而应应用于网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006年0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陈文兰;刘建华;
网格作为下一个信息技术发展浪潮的高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从网格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分析了现存的网格体系结构及实现网格的关键技术,探讨了网格的应用前景,并且对保障网格技术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2006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邓珂;杨小劲;
论文介绍了网络安全中的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在企业内部局域网中实现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系统的方法以及系统的管理和实际应用,并利用M icrosoft公司提供的加密应用程序接口CryPto API编制了客户端软件。
2006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魏星;
文章通过对校园网安全存在的威胁的分析,从技术层面论述了校园网络安全建设的对策,并对防火墙、VLAN等一些关键技术作了深入的、全面的介绍。
2006年01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蒋春蕾;杨双;
论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已经提出的提供IP QoS保证的一些机制、策略和相关算法,然后对RED/WRED算法的参数选择做了详细讨论,最后提出一种适于硬件实现的QoS排队器结构。
2006年01期 66-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谢雄辉;
红色旅游是新兴的文化旅游项目,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酝酿了长、株、潭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论文从长株潭旅游资源的特色、共性、共享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协作的六点思路和方法。
2006年01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李明荣;
“双向问询表”是“舶来品”,目前在我国的极少数企业中开始应用,主要用于企业营销中与顾客的沟通。但对它的作用认识还很肤浅。论文从企业营销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这两个方面对“双向问询表”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由此可使人们对“双向问询表”的作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2006年01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姚先林;谢雄辉;
永州“三农”问题是现实的,及时解决“三农”问题是必要的。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明确指出旅游业的发展对解决永州“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
2006年0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舒昌;
论文充分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人才选聘的诸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中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共存、量纲不稳定的特点,引入集对分析方法。经过实际算例的检验,集对分析在中小企业人才选聘的问题上是一种简便、可行、合理的决策方法。
2006年01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李燕;徐冠;
精品课程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有反映特色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包括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和机制建设等。
2006年0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邱文杰;李容;2006年01期 84-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万明莉;张士财;唐琳;
文章通过对自主学习定义及影响自主学习因素的分析,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2006年01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王先;
论文对高职高专《工程力学》教材的现状、教材改革的方向,进行了粗浅的思考,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供同行、专家共同探讨,为高职高专教材改革抛砖引玉。
2006年01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张德全;李修清;刘期怀;
结合我校在计算机学科领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新型技术和研究工作的理性认识和实践体会,论文就高职高专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006年0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柯捷;魏星;
论文从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阐述了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背景,基本思想和意义,以及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特殊性,并提出了用课程群方法进行网络专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措施。
2006年01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唐优泉;李卫红;
文章通过分析生产运作与质量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与定位,提出了我校本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主体框架,即由仿真的生产线实验室、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校内现场管理实验室及企业实训基地组合而成的建设项目,并提出了加强生产运作与质量管理专业实验教师培养的几点建议。
2006年0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熊越强;
论文对我校秘书专业实习实训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五个问题:一是对秘书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缺乏足够认识,二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三是缺乏足够师资;四是教师缺乏实际文秘专业经验;五是缺乏长期固定的实习基地和场所。对解决这些问题方式与途径进行探讨,提出了四条措施:一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二可将校内机关处室设为学生实习基地;三要加强社会实习基地的建设,四要多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06年01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黎丽;
在给定的八元数的定义及其性质上推导出若干定理。
2006年01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贾磊磊;刘期怀;
文章对席位公平分配问题进行了探索,利用实际分配名额逼近理想分配名额的思想,建立了总体公平指标最优下名额分配问题的优化模型,并利用L inGo软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的实例。
2006年01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罗智丰;
汉译佛经在汉语词汇研究方面具有其它中土文献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价值。文章选取《菩萨本缘经》中的词语与《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录的词语例证相对照,试图把《汉语大词典》的书证年代提前一些。
2006年01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 邓景;
文章通过对黄生《字诂》、《义府》中联绵词的考察,认为黄生在汉语联绵词研究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黄生将其重视声音在训诂研究中的地位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联绵词研究,抓住了联绵词研究的本质,推动了联绵词研究科学化的进程。同时,黄生在方以智同源联绵词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工作,拓宽了联绵词研究的范围,对后世的联绵词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6年01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 万水君;
论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现代文学中复仇母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小说的外在表现形式上看,传统文化影响小说复仇情节的发展,儒家文化激发了复仇行为,而道、释两家文化从反方向延宕和消解复仇行为。在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体验看,传统文化致使复仇者经历激烈的心理冲突,显现出复仇行为效果和复仇主体期待的矛盾。
2006年01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易永姣;
在唐传奇中,女性成为作家反映社会现实的一个重点。因为唐代政治、社会风气、妇女地位和文人自身处境的变化,使传奇作者形成一种迥异于前代小说的女性观。
2006年01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苗青;李晔;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具有绝对权威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一方面科技发展对伦理学提出了挑战,扩展了伦理学的范围和内容,另一方面,伦理学的基础与方法面临着“科学”的合法性诉求。已有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外在的关系,论文通过对这种悖论与互动的探讨,揭示了伦理学“科学化”和科学“伦理学化”的趋势,将科学与伦理学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化。
2006年01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赵琦;黄丽;李容;
基于高校学报有着与一般的杂志、期刊显著的不同,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征,而其中的消极心理如果长期得不到调适就会影响到他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文章对其中的几种常见消极心理现象及其成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编辑价值观和编辑职业精神;完善个性心理品质;自觉调整情绪状态,创造恬静愉悦的心理环境;合理安排工作,将注意力转移;改善编辑办公条件,提高编辑人员待遇。
2006年01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谢雨萍;李黎;罗亚平;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利用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论文在分析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价值和桂林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这对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市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意识是有益的。
2006年01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