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学者访谈

  • 胡泽民:立足优势 推动广西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胡泽民;

    <正>编辑(以下简称“编”):胡教授,作为高校低空经济的研究者,您如何从学科交叉视角解构低空经济的产业链结构?从理论研究角度分析,这些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能为区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提供哪些独特的空间和动力机制?胡泽民(以下简称“胡”):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涉及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科技创新贯穿始终。不仅涵盖了传统通用航空领域的业务范畴,还进一步融合了以无人机技术为核心的低空生产服务新型模式。通过整合与扩展,形成了更为全面且多元化的生态体系,借由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权,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融合,形成综合经济形态。

    2025年02期 v.30;No.120 169-17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特约专栏:低空经济研究

  • 广西临空经济发展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

    屈海群;郭谊;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份,是国家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有防城港、钦州和北海3个沿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临空经济的区位优势。广西有8个机场,但现在只有南宁和桂林提出临空经济区建设和规划,明显与国家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战略目标不符。论文采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聚焦广西临空经济发展。广西临空经济建设和发展有一定区位优势、面向东盟的航空枢纽逐步形成的优势,同时也面临国家战略调整及政府大力支撑的机遇,但也面临临空经济区主导性特色产业难以支撑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南宁临空经济区区域引领辐射能力偏弱和运力、运价和运输能力较差等弱势和威胁。广西临空经济区应发挥广西机场面向东盟的航空枢纽形成优势,通过加大货运航线网络开发力度、克服产业差异化与特色化难以支撑临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劣势以应对货运能力不足威胁。同时应依托区位优势,把握国家战略转型和支持力度加大机遇,克服南宁临空经济区域引领辐射作用偏弱劣势,加强与东盟合作,以此促进广西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30;No.120 17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 低空经济背景下无人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姚钘;王勇军;孙山林;朱赞;

    基于飞行器的低空经济发展需要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撑,针对现有无人机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核心导向、实现策略、保障机制三方面问题,构建了“双质量、双引擎”复合型无人机应用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以“质量+航空航天”为特色的四大专业群架构、“实践训练+创新创业”双引擎为驱动,校企会多方协同的三链融合专业培养模式,以及航天“双归零”质量管理理念为支撑的“校内+校外”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无人机应用人才培养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服务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30;No.120 186-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5K]

航天文化研究

  • 航天装备大型外场试验保密管理研究

    高斌;于洪霖;李少鸣;

    航天装备大型外场试验是航天装备系统等国防科技工业装备建设中重要且特殊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内,相关装备的密点在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得以集中呈现。因此,大型外场试验室是境外情报机关在我国航天装备科研生产全周期中进行窃密工作的重点阶段。通过对大型外场试验的一般阶段进行划分,可以更好分析大型外场试验在航天装备科研生产全周期保密工作中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信息控制的角度开展大型外场试验保密管理研究,进而分析大型外场试验保密管理面临的具体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有力服务于大型外场试验保密管理水平提升。

    2025年02期 v.30;No.120 195-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媒体融合应用研究

  • 主流媒体头条号跨媒融合评估指标构建及测度——基于SNA技术的研究

    马建森;陈洁;

    传统主流媒体上线上端已是媒体融合的必然趋势,其中主流媒体头条号以主题报道的共现关系构成新闻行动者网络,进行着深入的跨媒融合。为展示媒体融合的现状,探索媒体融合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论文依据场域理论构建跨媒融合的指标体系,尝试以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深入探究以“连接”为表征的跨媒融合行动,实证展示新闻行动者连接的过程,揭示媒体融合在发展格局、有效结构、权力景观等方面的实在影响与基本规律。

    2025年02期 v.30;No.120 204-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6K]
  • 大数据时代短视频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机理与创新策略——以抖音为例

    张宝磊;

    大数据时代,高校应利用短视频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能够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不高、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陈旧等问题。以抖音为例,高校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短视频在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如短视频内容去中心化、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视频数量较少、教师在思政教学中运用短视频现象不普遍、短视频关联性和耦合度不高等,探寻短视频服务思政教育的逻辑机理,建立融媒体思政教育联盟,构建共建共创共享互动模式,做好抖音垂直度内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完善运营监督机制等,从而把握主动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2025年02期 v.30;No.120 216-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经济与管理研究

  • 水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研究——以南宁市大龙洞水库为例

    舒亚军;魏星;

    水资源具有资产的收益性、权属性、经济性、有偿性和稀缺性等特征,未来将是地方政府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优化水资源价值的计算方法、建立统一标准的核算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水资源资产价值量,已成为“两手发力”助推水利投融资中的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以南宁市大龙洞水库为例,尝试构建一个水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体系,将水资源价值分为狭义价值和广义价值两大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和支持服务价值等12个核算指标,涵盖了水资源的各项功能,有效避免资产核算过程中价值量偏低或重复计算问题,为其他地区的水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和改进思路。最后,展望了水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体系的发展趋势,并倡导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水资源资产核算及运用。

    2025年02期 v.30;No.120 223-23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的龙脊梯田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苏凤秀;

    龙脊梯田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其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文化传承、价值挖掘和全球视野三个维度,探讨龙脊梯田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强调要推动龙脊梯田文化的动态传承和创新发展,构建梯田文化生态系统,打造梯田文化品牌;要挖掘梯田生态、文化、教育、科研等多元价值,构建梯田综合利用示范区,实现价值的多元化利用;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议题的探讨,加强国际合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龙脊梯田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5年02期 v.30;No.120 23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 潇贺古道富川沿线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语言景观研究

    赵振华;

    场所符号学关注公共场所中各种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为语言景观分析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场所符号学理论,从语码选择、字刻和放置三方面对潇贺古道富川沿线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语言景观进行收集,分析收集语码符号在旅游景区中的使用情况,提出了少数民族古村寨语言景观建设的方法与策略,旨在为潇贺古道语言文化资源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2期 v.30;No.120 239-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0K]
  •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概况、热点与前沿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

    肖利斌;郑向敏;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解决乡村振兴实际境遇的重要体现。采用知识图谱分析,使用CiteSpace6.1软件,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采集平台,共收集、整理符合要求的文献1 759篇,旨在分析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聚类分析及可进一步研究空间。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农发行”“县域经济”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现有研究成果形成的7个关键词子群是研究前沿。在此基础上,认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后续研究的重点是乡村建设行动系统机制、乡村振兴效率评价体系及其关键性问题的中国特色方案。

    2025年02期 v.30;No.120 250-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 当代青年“淡亲”现象的具体表征及其有效防治

    汪水兰;张景新;窦佳欣;黄琬婷;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青年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日益缺乏,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其表现为亲缘关系疏离,家庭秩序失衡,校园亲情教育淡漠,其根源在于青年亲情观念淡薄和亲缘关系黏性下降。为破解“淡亲”现象困局,可通过强化家庭教育、健全家风培育、深化家校合作、将亲情教育融入课堂等措施,培养青年正确的亲情价值观,进而推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025年02期 v.30;No.120 259-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高等教育研究

  • 毛泽东民族自信思想视域下时代新人培育研究

    楚帅;钱周伟;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之任的时代新人,应当以增强当代中国青年的民族志气、骨气、底气为着力点。从毛泽东民族自信思想中汲取精神养分,培育有强烈民族志气的时代新人,需要引导当代中国青年在精神层面形成担当民族复兴之责的主体意识,在实践层面树牢担当民族复兴之责的行动自觉;培育有强烈民族骨气的时代新人,需要引导当代中国青年坚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顽强意志和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决心;培育有强烈民族底气的时代新人,需要引导当代中国青年铸牢理想信念之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立场、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民族发展的本领。

    2025年02期 v.30;No.120 26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 祛魅与超越: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对历史虚无主义叙事逻辑的破解

    李孟星;李银兵;杨元妍;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各种叙事方式,利用多样化的叙事技巧冲击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百余年来的光荣作风与优良传统的具体展现。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为中心揭示历史虚无主义叙事逻辑的本质,进而提出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向度来破解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底色上的“虚无性”、价值追求上的“消解性”、道德选择上的“逆反性”、道德实践上的“颠覆性”的实践策略。

    2025年02期 v.30;No.120 274-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 OBE理念下基于SPOC的工程管理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王肖芳;刘晓东;王伟;张云;

    我国建筑管理正面临从粗放增量到精益求质的转型,急需技术和管理能力兼优的复合人才。传统工程管理专业采用标准化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较少贴合实际工作场景需求。通过引入OBE理念,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用学生预期学习成果驱动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并实施SPOC混合式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结果表明: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对工程类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和思路有参考意义。

    2025年02期 v.30;No.120 282-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思政课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困境与对策

    刘旭薇;陈俊乐;梁军;

    立足思政课视角,探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困境与对策,对于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矛盾仍然存在,主要体现为课堂知识传授与学生实际需求的矛盾、正向思想引导与外界反向渗透的矛盾、教学预期成效与学生现实反馈的矛盾。为此,深入思考思政课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并探索破局之道,提出以有意义的情境式课堂深化价值感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以价值为导向开展过程式学习评价等对策,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塑造大学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2025年02期 v.30;No.120 29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路径探索

    王兰文;黄梅芳;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优化教育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手段,资助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造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纵深推进,学生能力拓展受限、形式单一、育人成效不显著等都制约着高校资助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成长发展为出发点,以“三全育人”为落脚点,精准识别困难学生,筑牢资助育人根基;协同联动,形成全员育人合力;统筹规划,加强全过程育人衔接;启智润心,提高全方位育人效果,最终形成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2025年02期 v.30;No.120 298-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鲜明特质与世界意义

    张岩;吴学东;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这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源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成果为基础,以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养分,有着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作为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立场的交融、继承传统与面向现代的交汇、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的交织、文明理想与实践追求的交结,彰显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质。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背景下,这一思想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与突破,谱写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凝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世界性贡献。

    2025年02期 v.30;No.120 305-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 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路径探赜

    张贝;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论断,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战略部署,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这个论断的提出有着深刻的背景因素,分别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历史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对准目标,多方发力。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重努力:一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二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三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5年02期 v.30;No.120 314-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国际图书情报领域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综述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朱会华;梁凡;蒋继平;

    通过量化分析2014—2023年国际图书情报领域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研究发展的现状、热点并展望其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筛选出的1 007篇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对发表时间、学科分布、作者分布、国家分布、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国际图书情报领域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呈现出发文量逐年递增、学科交叉特点显著、稳定的研究群体以及核心作者产出不足等特点。研究发现,图书情报领域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信息服务、数据挖掘与处理、网络舆情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领域,未来该领域发展将更加关注跨学科的智能信息服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以及智能数据服务的创新应用。

    2025年02期 v.30;No.120 32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人工智能+制造”专栏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的关键力量。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实践、前沿技术突破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搭建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正积极策划并拟在本刊2025年第5期,推出“人工智能+制造”专栏,现面向广大作者征集优秀稿件。

    2025年02期 v.30;No.120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5年重点选题指南

    <正>《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创刊于1996年,由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主管主办,是以凸显航空航天学科特色,关注基础理论研究,聚焦技术应用创新成果,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为办刊宗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为双月刊,刊期及栏目设置为逢单期(1、3、5)刊发自然科学类来稿,逢双期(2、4、6)刊发人文哲社类来稿。本刊先后获评广西高校优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等荣誉称号,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引用期刊、中国应用型入库期刊,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长江文库等全文收录。

    2025年02期 v.30;No.120 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 “盲道很盲”公益海报、桌游设计

    李梦臻;

    <正>~~

    2025年02期 v.30;No.120 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下载本期数据